车间管理员如何摆脱工作误区
编辑日期:
2023-02-16
“你作为车间的管理人员,一天到晚都干些什么?”
“对于部下是怎样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呢?”
“你总不会只是自己努力生产,而对其它操作人员放手不管吧!”
我们经常使用“车间管理人员”这句话,可是“管理人员究竟是干什么的呢?”这是一个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。
在日本的车间管理人员当中,有很多是没有认真进行管理工作的。就管理来说,有安全管理、劳动工资管理、热能管理、卫生管理、设备管理等等,数不胜数。对于这些,虽然在实际的内容上有所不同,但从管理角度来说,却有共同性。
那么,不论是管理也好,或是进行管理也好,到底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呢?
只是巡视车间,发现操作人员有怠工的或有不当之处,便提醒他们注意?哪里发生问题就去帮着出出点子?象这样的人,是不能把他们称之为管理人员的,而只能把他们叫做车间的师傅。
所谓管理,就是“要经常查看一下各种各样的工作是否都是按照规定的方针、指示那样去干的。如果脱离了规定和指示,就要纠正过来,并促使操作人员按照规定和指示去进行。”作为改正的措施,在要求按照规定的方法去干的同时,还要进一步改进操作方法,从而避免相同的失败和差错重复发生。
为了检查是否脱离了规定和指示,还需要有判断好坏的某种标准。这种标准就叫做管理特性。
作为这种标准来说,可以拿产品的质量来定,也可以拿工作效率、原材料利用率和产量来定。除此而外,如果考虑卖钱额、出厂价、原材料消耗定额、浪费、返修品、不合格品和废料利用量等,也可以拿损失频率、事故、故障时间和减产量来定。
所谓车间的作业方法,就是要有个大体上规定的准则,从而按照它去进行工作。这个作业方法—所规定的准则,恐怕是要以操作标准的形式形成文字材料。不管形成文字材料与否,总归是应该有个准则。如果脱离准则进行操作和使用原材料的话,就会在产品和操作上出现各种各样难看的问题。
但是,如果把准则定得过严,就要使人受到束缚,产生阻碍生产的后果。因此在定准则时,应考虑得稍宽一点,从而提高工作效率,或者少许降低一点原材料质量,学会使用便宜货的技巧。从以往的情况来看,大都是出于把握起见,定的比较高。
不过有时可能在其它工序上发生不合格的问题,因而,单单在自己担当的工序上随便改变标准是危险的。之所以在公司和工厂里设有技术和负责技术、质量管理和负责管理的科室,就是为了从整个工厂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。
如果根据上述几点再重新考虑一下车间管理工作的话,以通过下列各表清楚地看到,它公分阶段一步一步进行的。
-
点击次数:
2036
2023
-
02
-
16
-
点击次数:
2108
2023
-
02
-
16
-
点击次数:
1890
2023
-
02
-
16
-
点击次数:
2040
2023
-
02
-
16
-
点击次数:
1796
2023
-
02
-
16
-
点击次数:
1564
2023
-
02
-
16
-
点击次数:
1561
2023
-
02
-
16
-
点击次数:
1510
2023
-
02
-
16
-
点击次数:
1489
2023
-
02
-
16
-
点击次数:
1130
2023
-
02
-
16
-
点击次数:
1108
2023
-
02
-
16
-
点击次数:
1062
2023
-
02
-
16